
中国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引进吸收和创新发展,成功地实现了全面的工业化。这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几十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同时在全球也呈现出“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的经济格局;更大的奇迹是到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1.4万亿元人民币,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较大制造业国家。现今的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其中有200多种产品和装备都稳居世界重要位置,钢、水泥、煤炭、家电、智能手机、计算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产量世界占比超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有一个重要的堪称“工业心脏”的泵行业,在中国却至今少有建树。中国制造的泵不仅在国内高端关键流程中难以胜任,在巨大国际泵业舞台上更是几乎见不到中国泵的身影。这也是中国制造还没能在国际市场形成影响力的工业产品和设备。
事实上水泵制造业在中国是取得了较为成功的行业之一,因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国都是沿用五十年代初开发出的一些低端的水泵产品,以及后来从老苏联引进的一些较为落后的泵制造工艺。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真正开始引进全球知名大品牌的先进泵制造技术,然后通过几十年的国外先进技术自我消化和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中国的泵生产工艺才逐步具备了与世界知名品牌同步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迄今为止,中国的水泵制造企业虽然已发展到6000多家,但其产品主要是以满足国内自身庞大的各个行业的水泵需求为主,在国际市场中的参与份额甚少,不单是因参与国际市场的挑战大,难度大,而且还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及标准不同的多方面因素,所以导致中国的多数泵企只能在国内的市场中生存,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泵企可谓是凤毛麟角。